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杂志订阅 | 读者调查 | 商务论坛 | 新期预告 | 精彩活动 | 招聘信息

 
搜索:
范围: Web 本站

首页>>管理>>正文

被网络改变的管理


作者:刘丽娟   浏览次数:    更新日期:2007-4-24 17:34:31   字号设置:[ ]


    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全球范围运营,企业员工站在不同时空和不同任务坐标的交汇点上同时担任多种角色。员工的每种角色不同,其沟通对象和协作目标也不同,被网络改变的公司运行流程给管理带来了怎样的全新课题?

决策在无形之间

    2月27日,冬末初春的北京寒风袭人,任志宇由广州谈判返京后的头件要事,就是回办公室处理邮件。

    虽然与大部分经理人一样,任志宇可以右手拎着笔记本,左手随时轻点Black Berry(黑莓智能手机)屏幕,在游走状态处理邮件。但任志宇对《商务周刊》说:“在移动状态,我只回复和处理客户信息。”对于和自己相关的公司内部事务,他宁愿坐在电脑前,深思熟虑后做出回应。

    说到这里,任志宇突然严肃起来。在机场路上,他收到的邮件通知,他将被调到新职位,负责公司香港与大陆的业务联络。对他来说,这意味着升职。“无论是调任还是升职,这对我都是突然的消息,事先没有任何预兆。”任志宇感到茫然的是这封有关职位变更的邮件既不来自自己的上司,也不是人力资源部发来的,通知他出任新职位的完全是“一个陌生人”。

    “熟悉市场,有进取心,沟通和协调能力超强”。是这位“陌生人”对任志宇的评价。通过对公司内网全球员工名录的搜索,任得知自己的新上司Andrew,有法国和印度血统,拿美国护照,拥有数学和社会学学士学位,会写源代码。

    任志宇向上司汇报后,与Andrew有了视频沟通。他终于见到了这个陌生人的真面目。“我们是在5个人中选择你的,下决定也只用了不到两天。”Andrew说。

    在推荐任志宇出任新职位的名单中,有他的原上司,更有跟他从未见过面的与上司平级的三位经理人。这些经理人只是通过邮件或者在公司内部网络中接受过任志宇的帮助。

    这多少有些奇妙。任志宇的同事们说,他前天还在团队聚会上喊着“香草冰淇淋!巧克力三明治!水果棒冰!你要什么”?两天之后就跑到香港任职了。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案例。目前许多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认为,通过网络实现内部人力资源决策,比传统的人力资源任命更为有效和高效。

    “在IBM内部网络上,除了纯粹的员工名录,可以在员工社区、个人博客、业务群落小组网页中找到员工的相关各种资料。”IBM Lotus中国区总经理刘秋美告诉《商务周刊》,通过内部网络,不仅可以体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记录,更重要的是更加全面地透视员工的个性潜质和职业轨迹,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根据空缺岗位要求的关键词,对候选人做出综合评定。

    当然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调看员工的“网络档案”,在重大的人力资源决策时,高层与基础业务层之间还是划定了一条明确边界。一个例子是,无论惠普还是英特尔,在颁布裁员计划之前的决策酝酿期,董事会高层间对业务和下属的信息通道完全被封闭。直到裁员名单确定后,高层会向这些具体名单信箱中发出裁员通知,接下来的工作是向所有员工打开信息阀门,向全球雇员同时发出高层亲笔信,以拉近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距离。

    “公司利用网络做出决策时,只将网络资源在准确的时间内以准确的方式面对准确的人。”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告诉《商务周刊》。

    “在手机业务剥离时,我们曾将手机业务部门员工的通信授权终端,包括公司邮箱、业务内网与其他业务之间完全隔离,以使其他部门员工免受负面影响。”爱立信中国公司副总裁、人力资源负责人马晋红说。

    事实上,内部人力资源决策,还只是企业借助网络进行决策和管理所涉及的很小一环。“网络正在使更多公司频繁地改变命运。”伦敦证券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高睿谋(Martin Graham)对《商务周刊》说:“发达的网络促成更活跃的交易,会使那些极具扩张欲望的公司频繁出手”——这正如同电影《完美风暴》中女主角琳达在复杂的云图中,动用各种信息和可参考数据,精确地勾勒出风暴中心的经纬坐标。

    如果说甲骨文高调并购仁科、最大的CRM软件提供商Siebel和绩效管理商Hyperion Solutions,是埃里森向SAP企业软件提供商领头羊地位发出的公然挑战,相对理性的IBM或者思科,则更擅长利用网络寻求“隐性”环境中的专业技术公司,最终做出并购决策。

    IBM大中华区合作战略部总经理蔡世民并不是并购行为的直接参与者,但是他认为,IBM的确善于通过网络寻求并购目标的公司业绩变化、决策者动态、公司主营业务等与并购相关的信息,这些对IBM并购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为企业并购提供了信息渠道和决策基础。”摩根大通公司大中华区并购事业部杜美致告诉《商务周刊》,网络提供的信息环境,首先帮助企业圈定并购对象,然后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快、准、狠地选择并购对象,“特别是处于竞争地位的双方欲同时并购一家公司时,网络监控就显得相当重要”。这样对信息的密集扫描、提取,不仅是针对并购对象,也会针对并购对手。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在2007年初曾向媒体透露,当用友打算在未来加强资本运作时,金蝶已经将对于用友的“信息监控”锁定“资本”二字。

    当然,网络对于企业决策来说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信息搜集功用,新兴的信息提炼与分析工具——不仅是量化工具,更有与心理决策相关的工具——已经深深改变着决策过程。现在,很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的公关部已经变更为企业资讯部,其提炼的信息直接与战略规划部相连,由战略规划部完成决策参考,再通过网络与员工,或者业务参与者们共享。

    “信息就是生产力。获取信息不难,关键是找到信息后集中处理的工具,这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加工有时已经超越了企业边界。”IBM大中华区服务集团总经理张烈生对《商务周刊》说。

    一个有意思的例证是,当Google、英特尔、IBM、丰田、GE这些伟大的公司在保护自己的内部信息时,构建的有高高的信息监控围墙,但他们在进行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前期,却更愿意开放自身,面向无边界的网络世界。

本文共3页,当前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内容来源:本站原创    网站编辑:Jimmy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惜之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文章推荐
图片文章
本页文章相关内容列表

·企业文化是怎样“变坏”的?
·企业员工:除了满意还需要什么?
·双CEO之惑
·网络效应
·主题八:狼文化
·华为究竟是一种什么文化?
·中国公司的企业文化需要师夷长技吗?
·公司应怎样创造高额价值?
·寻找最能赚钱的CEO
·企业面临的新内外关系
·合一网络的心理资本(图)
·爱立信的心理契约(图)
·公司里的积极心理学(多图)
·您的企业走什么样的利润路径?
·梁志天:从小作坊主到合伙人
·领导力就是影响力,影响力就是品格


杂志简介 | 杂志订阅 | 网站服务 | 邮件订阅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3-2006《商务周刊》 京ICP备05029305号